4009206077
购物车 0
您购物车暂商品,赶紧选购吧!
微纳米复合材料实验室在二维材料各向异性断裂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爱实验商城 / 2024-05-09

 


 

研究背景

 

近年来,二维材料研究获得了蓬勃发展,其中各向异性二维材料因具有面内低对称结构,表现出物理性质的面内各向异性,为高性能二维器件的设计提供了新的维度,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除了光学与电学各向异性之外,二维材料的力学性能决定了材料的变形能力与应变可调性,对器件的功能特性和服役寿命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关于各向异性二维材料的力学检测仍处于起步阶段,早期的工作大多采用纳米压痕法、微孔鼓泡法或柔性基底辅助加载等方法探究二维材料的面内弹性各向异性。事实上,作为二维材料另一个重要的力学参数,其各向异性断裂不仅决定着二维晶体的剥离与生长过程,而且对预测二维材料器件的鲁棒性与可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关于二维材料面内各向异性断裂尚缺乏充分的理解,仅有的少量实验和模拟工作均聚焦于各向同性二维材料(如石墨烯、氮化硼等),对于各向异性二维材料的断裂行为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研究简介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纳米复合材料实验室张忠教授团队与近代力学系吴恒安教授团队展开了深入合作,利用原位电镜微机电系统(MEMS)单轴拉伸测试方法,系统研究了二维钽镍硒(Ta2NiSe5)的面内力学各向异性以及断裂行为,首次实验测量得到了Ta2NiSe5的各向异性断裂韧性,并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深入揭示了其晶格结构主导的面内各向异性断裂机制,同时阐明了由面内强度与层间剪切的竞争机制引发的面外各向异性断裂行为。相关研究成果以“Anisotropic Fracture of Two-Dimensional Ta2NiSe5”为题,发表在材料科学Top期刊《Nano Letters》上,并被选为了期刊内页封面。


内页封面图片

 

 

 

研究内容

 

Ta2NiSe5(以下简称TNS)是一种单斜二维晶体,属于C2/c空间群,具有显著的面内各向异性。利用机械剥离法得到了呈长条状的TNS条带,并通过角偏振拉曼光谱证明其具有较强的面内光学各向异性,并由此可确定其晶格取向。利用高分辨透射电镜对其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发现其面内结构由沿a轴与c轴交替排列的Ta双链与Ni单链组成,顺序为Ta-Ni-Ta。通过统计机械剥离获得的TNS条带边缘角度分布,初步预测其沿c轴方向断裂能相对较低。


图1. Ta2NiSe5 面内结构各向异性

 

基于MEMS原位拉伸技术对二维TNS开展了各向异性力学性质的研究。研究表明,沿a轴拉伸时,TNS具有较高的杨氏模量和断裂强度(56.9±9.2GPa,2.4±0.8GPa),而沿c轴拉伸时则相对较低(46.5±4.5GPa和1.2±0.2GPa)。此外,沿a轴方向的断裂应变约为沿c轴方向的1.8倍。采用DFT计算了a轴和c轴的应力-应变曲线并模拟了单轴拉伸过程,发现沿c轴拉伸时较为稀疏的Ta-Se键率先发生断裂,而沿a轴拉伸时,Ta-Ni键与Ta-Se共同承载,使得a轴方向表现出更强的抗拉能力。


图2. TNS面内力学各向异性

 

进一步,探究了TNS的裂纹路径的各向异性。研究发现沿a轴拉伸时裂纹扩展方向与c轴夹角为30°,即使将样品旋转45°,获得裂纹仍然维持与c轴同样的夹角。但是,当样品沿c轴加载时,裂纹扩展方向与拉伸方向垂直。结合DFT计算不同角度下的断裂能,验证了上述观测的裂纹扩展最小能量路径。此外,实验观测到沿c轴加载获得的裂纹边缘呈现出近乎原子级平整光滑的特征,这在以往的MEMS微拉伸测试中尚未报道过。为了对不同二维材料的裂纹演化规律进行统一的定量化描述,引入了“裂纹几何因子”,即裂纹路径长度与样品条带宽度的比值,可以看到文献报道中二维材料的裂纹路径在扩展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分岔和偏转,裂纹边缘也是粗糙不平的。通过对TNS材料预制裂纹进而测量其各向异性断裂韧性,得到a轴方向的断裂韧性分别为102.4 J/m2,几乎是c轴方向的韧性(34.1 J/m2)的三倍,进一步解释了实验中观测的裂纹路径各向异性行为。


图3. TNS面内各项异性断裂行为与断裂韧性测量

 

此外,研究发现随着厚度增加,沿a轴方向TNS失效模式由面内断裂转向层间断裂,并且裂纹路径由30°取向转为垂直于拉伸方向,通过断口形貌表现为阶梯状特征分析,这是由于层间剪切/滑移效应导致的;而沿c轴方向,断口仍然维持面内断裂的齐整边缘特征,依旧完美垂直于拉伸方向。通过DFT计算了两轴方向的层间剪切应力,发现a轴方向层间剪切应力明显弱于c轴(约为1/40),因此表现出更为显著的滑移行为,进一步结合实验测量验证了该层间滑移可显著提高材料的韧性(断裂功)。本工作为构建基于原子级齐整边缘的纳米条带电子器件提供了理论指导。


图4. 面内强度与层间剪切相互竞争机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硕士生李滨兆、李嘉豪为共同第一作者,张忠教授、汪国睿教授与朱银波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吴恒安教授与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宋礼教授为该研究提供了重要指导与建议。该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青年创新重点基金以及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基金项目的资助。部分实验工作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化科学实验中心、微纳研究与制造中心与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完成。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lett.4c01202

 


[ 相关下载 ]
爱实验精选

提交需求,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联系电话:4009206077